未來大有可為
在45歲時,我一向有條不紊的生活風云驟起,充滿變數。
供職于一家重要的金融機構22年后,我突然失去了工作。原因是一次裁員和一次重大的銀行并購導致100多名員工被裁,其中便有我。
一夜之間,我對未來曾抱有的安全感被證明是毫無根據的。然而,我還是幸運的。我不是單親,工薪也不是我的惟一收入來源,但是正像其他前銀行職員一樣,我成了一名可有可無的雇員,一名統計人員。
我的禱文一向是,“變是好事,變是進步”,但當它真的影響到我的生活時,我不得不將之改為“接受變并善加利用”。我一開始就愿把這一生活變化視為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不是一種不幸。我拒絕抑郁、憤懣,而是熱切地期望嘗試新的、不同以往的事情。
這種積極的態度使我對未來的看法完全變了。首先,我決定重返大學,拿下畢業文憑,雖然已晚了幾十年。這般年齡采取如此行動是需要拿出些勇氣的。沒有大學文憑并沒有影響我在銀行的職業生涯,但獲得學位確是我的平生夙愿。我有些忐忑不安,但決心很大,我在夜校班報了名,成為一名成人學生。有一門課程常常要求學生進行口頭陳述。記得我曾想過,如果我事先知道這一要求,我會選擇別的課程來掙夠學分。我天性少言寡語,在眾人面前說話令我十分畏懼。當我站在其他和我有著共同目標的成人面前時,我的雙膝直打顫,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兒了。但我終于開了口,勉勉強強把陳述做了下來。第二次就容易多了。不久,我開始有點喜歡上這種課堂活動了。那年,我竟主動為一項英語作業采訪了一位當地記者,讓我的老師驚嘆不已。我的自信大增。忽然我感覺沒有我做不成的事情。
在這期間,我意識到,不管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何種遭遇,個人的成長是永無止境的,它是內在的需要,只有迎接挑戰,才能超越自我。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學些新的東西是完全可能的。重返學校,我收獲良多,遠遠超過一張學位證書。
我完善自我的第二件事是重新審視我的生活道路。我過去的生活盡是些沒完沒了的事情,有時毫無意義,總之是逃不脫名利二字。現在,我的身心與我所關心的人緊緊地連在一起。
是的,事業有成是重要的,但它已不再是我生活的目標。如果我重返“激烈的競爭”,那必須是按照我的條件,因為我把滋養靈魂視為第一重要。簡化了生活之后,我是真正在享受生活,而不是為生計而生存。
銀行生涯之后還有生活嗎?當然有。
丟了工作促成了我生活中一些積極的改變。重訪過去為未來打開了空間。當我細細琢磨我的禱文“變是好事,變是進步”時,我意識到我已接受了變,并在充分利用它。
新生活剛剛開始。精彩的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