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場合
妹夫打開了妹妹衣柜最底層抽屜,拿出一個用薄紙裹著的小包。“這個,”他說,“不是襯裙,是件內(nèi)衣。
”他把薄紙去掉,遞給了我那件內(nèi)衣。它很精致、絲質(zhì)、手工縫制,周圍有一圈密密的花邊。上面還有價簽,價簽上的數(shù)字高得驚人。
“這是我們第一次去紐約時簡買的,至少已是八、九年前的事了。她從沒有穿過它。她在為一個特殊的場合珍藏著它。
”唉,我想現(xiàn)在便是那特殊的場合了。
妹夫從我手中拿過內(nèi)衣放在床上,和其他我們要帶給殯儀人員的衣服放在一起。他的手在那柔軟的絲織品上撫摸了一會兒,隨即砰然關(guān)上抽屜,轉(zhuǎn)身對我說:“不要把任何東西留給什么特殊場合。每天你活著就是一個特殊的場合。”
這兩句話久久在我耳邊回響著,伴我度過了葬禮和幫妹夫、外甥女處理妹妹意外死亡后的傷心后事的那幾天。我從中西部某城妹妹家乘飛機返回加利福尼亞州時還在想這兩句話。我想到妹妹從沒看過、聽過或做過的事。我想到她做過的,但未曾意識到其特殊性的事情。
我還在想著妹夫說過的那兩句話,正是這兩句話幫我理清了思緒。我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和朋友在一起,少花些時間在那些委員會會議上。無論何時,生活應(yīng)該是去品嘗而非忍受。我要認識到并珍惜現(xiàn)在的時光。
我不再去“珍藏”任何東西;我們?yōu)槊恳惶厥馐录碛梦覀兙赖拇善骱退е破罚热缯f當(dāng)體重減了一磅的時候,當(dāng)廚房水槽通暢了的時候,當(dāng)?shù)谝欢渖讲杌ň`放的時候……如果我想穿,我就穿上我鮮艷的外衣去市場購物。我的理論是如果我看上去還富足的話,我可以毫不心疼地為一小袋食品付出28.49美元。我不再為特殊的晚會而珍藏我上好的香水;五金商店售貨員和銀行出納員們的嗅覺和我晚會上朋友們的一樣靈敏。
有朝一日”和“某一天”這樣的字眼正從我的常用詞匯中淡出。如果值得去看、去聽或去做,我當(dāng)即就要去看、去聽或去做。我不清楚假如妹妹知道她不會有大家都認為不成問題的明天了,她會做些什么。
我想她會給家人和幾位密友打電話。她可能還會給幾位昔日朋友打電話主動道歉,捐棄前嫌。我想她可能會外出吃頓她喜歡的中式餐。我只是猜想而已。我永遠也不會知道。
假如我知道我的時間不多了,那些沒來得及做的小事會讓我惱火。惱火是因為我一拖再拖沒能去看看我想某一天去聯(lián)系的好友們。惱火是因為我還沒有寫出我打算這一兩天要寫的信。惱火與內(nèi)疚是因為我沒能更經(jīng)常地告訴我的丈夫和女兒我是多么真切地愛他們。
我正努力不再拖延、保留或珍藏那些能給我們生活帶來歡笑和光彩的東西。每天清晨當(dāng)我睜開雙眼,我便告訴自己每一天、每一分鐘、每一瞬間都真是……上帝賜予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