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個DIY項目
一位年邁的木匠準備退休了。他告訴他的老板他準備離開建筑業的打算,他說他想和他的妻子過一種更休閑的生活,享受天倫之樂。他還說他會懷念這里的薪水的,但他必須退休了,他的離職他們慢慢就會適應的。
老板對他的這位優秀員工的離去感到非常遺憾,于是問他是否可以蓋最后一棟房子作為私下里的幫忙。這位木匠答應了,但顯而易見他做事的時候是心不在焉的,他的手工做得毛毛糙糙,用的材料也是次品。
這樣結束他的事業是不幸的,當木匠最后完工,老板來看房子時,他把前門的鑰匙交給木匠說,“這是你的房子,是我送給你的禮物。”
震驚!羞愧!如果他早知道他是在蓋自己的房子,他肯定會做得截然不同的,現在他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糟糕透頂的房子里面。
這個道理同樣適合我們,在營造生活時,我們的精力被分散到太多的地方,我們只是被動地適應而不會主動行動,而我們自己也不愿意去盡心盡力地營造我們的生活。在重要的時刻我們也沒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然后我們吃驚地看到自己所做的一切:發現自己就處在自己營建的房子里。如果我們早意識到這一點的話,我們的做法就會完全不同。
把你自己當成那個木匠。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都會釘個釘子,放塊木板或砌一面墻。明智地營造你的房子。
這是你唯一可以營造的生活。即使你只可以再活一天,你也要活得優雅、有尊嚴。
墻上的匾寫著,“生活就是一個自己動手的項目”。誰能比這個說得更明白?你今天的生活就是你過去的生活態度和所作選擇的結果。你明天的生活就是你今天的生活態度和所作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