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告訴米勒德:“這些人不需要施舍,他們需要的是一種能夠幫助他們脫困的方法。”他們決定一起建立一個自愿捐助機構。募集的資金將用于購買土地和建筑材料。這個機構將建造一些物美價廉的房子,以成本價出售,買者只需付很少的首付,余下的按月分配付清,不計利息,收回的錢用于建更多的房子。他們鼓勵買房者以勞力入股的形式建造自己和他人的房子。
這個想法令富勒夫婦激動無比,他們帶上孩子搬到了喬丹的科諾尼亞農場。房子的建造將從農場上已有的土地上開始。米勒德規劃出42塊,每塊面積為半英畝的土地,然后便開始四處奔走去籌錢和招募志愿者。寫給全國各地科諾尼亞農場支持者的信件為他們籌到了數千美金。
米勒德雇傭承包商打地基、安裝管道和電線。第一套三室一廚的房子售價為6000美元左右。買主是邦和埃瑪.約翰遜,他們和孩子們原來就住在附近的簡陋房子里。
米勒德確信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1972年,他的首批27套房子建成并入住了。其中有許多家從來沒有住過這么溫暖的還裝有下水管道的房子。
米勒德不知道在佐治亞州成功的這個例子,在其他地方能否成功。于是他接受了基督教會派給他的一項為期三年的任務:在非洲的扎伊爾建造114所房子。琳達和孩子們依然陪伴著他。
1976年當他們回到亞美利亞克斯時,米勒德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志在解決全世界窮人住房問題的藍圖,他管這個計劃叫“人類之家”。
如同在科諾尼亞的工程一樣,人類之家工程所需資金將來自于捐款和購房者每月的還款,而不需要政府的任何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