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捐出了自己所有的財產,只留下一把錘子、一把鋸子--去實現(xiàn)夢想。
當米勒德.富勒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賺錢高手。正如其他孩子有打棒球的竅門一樣,他有著賺錢的竅門。從他父親送他的一頭豬開始,十幾歲的米勒德就成了家畜倒賣商人,用賺來的錢供自己讀完了奧伯恩大學。
1957年,他考進了亞拉巴大學法學院,但他仍繼續(xù)賺錢。到29歲時,富勒幾乎是一個百萬富翁了,他有一處豪宅,一處度假別墅,兩艘快艇,一輛林肯大陸轎車,還有三家牧場的股票。
幾年前,富勒和琳達.卡德維爾結了婚。對米勒德.富勒來說,生活很美滿。
一天,琳達讓富勒大吃一驚,她說,她認為自己不愛他了,“我感覺自己好像沒有丈夫。”她告訴他,“你總是在工作,我要離開一陣子。”第二天她前往紐約去找一位他倆都認識的牧師,想和這位牧師聊聊。
我怎么這么糊涂呢?米勒德自問,家庭當然要比金錢重要。
接下來的幾天里,他試圖努力工作卻無法集中注意力。他的生意蒸蒸日上,但代價是什么呢?婚姻?健康?米勒德最近感覺到脖子不舒服,有時感到呼吸困難,就好像有個重物壓在他胸口上。
當琳達打開電話說,同意他下周在紐約見面的請求時,富勒請他的父母來照看孩子們。去紐約的前一天晚上,他無聊地看著電視上播放的一部電影。電影中的一句臺詞驚醒了他:“有計劃的生活只能在忍受中度過?!?/P>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