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義(Cynicism)是個外來詞,中文里本來沒有現成的對應詞匯,通常將它理解為譏誚嘲諷,憤世嫉俗,玩世不恭。
犬儒主義是古希臘的一個哲學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西諾普的提奧奇尼斯。這派哲學主張清心寡欲,鄙棄俗世的榮華富貴,力倡回歸自然(這使人想起老莊哲學,想起某些魏晉名士)。據說提奧奇尼斯本人住在一個桶里(又有一說是住在甕里),以討飯為生。有人譏笑他活得象條狗,他卻不惱。“犬儒”之稱由此得名。關于狄奧根尼,有段故事很著名,一天,亞歷山大御駕親臨,前來探望正躺在地上曬太陽的提奧奇尼斯,問他想要什么恩賜;提奧奇尼斯回答說:“只要你別擋住我的太陽。” 和玩世不恭恰恰相反,早期的犬儒是極其嚴肅的,提奧奇尼斯是一個激烈的社會批評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間的一切偽善,熱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從物欲之下解放出來的心靈自由。提奧奇尼斯確實憤世嫉俗,他曾經提著一個燈籠在城里游走,說:“我在找一個真正誠實的人。”
隨著犬儒哲學的流行,其內涵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后來的犬儒派們發表宏論,竭力鼓吹清貧生活的無比美好,甚至把人們正常的感情也譏為愚蠢。一位名叫德勒斯的犬儒派就說:“我的兒子或妻子死了,那難道就有任何理由應該不顧仍然還在活著的我自己,并且不再照顧我的財產了么?”(這使人想起莊子死了老婆鼓盆而歌的故事)超脫到了這一步,未免就有些矯情,就和冷酷分不清界限了。還是這位德勒斯,某富翁送給他一筆錢,他收下了,對富翁說:“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給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曲膝,也不嘮叨不滿。”這里暗含的邏輯是,金錢本是無所謂的東西,我若拒絕你的饋贈,倒顯得我把金錢看得太重,太當回事了。我若收下金錢又表示感謝,那也是把金錢看重了,當回事了。因此,正確的做法就是,只要你肯給,我就若無其事地收下它。不要白不要,要了也白要。這種態度看上去很灑脫,但好象又有些無恥。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問題在于,金錢本來是重要的東西,不是不重要的東西。只不過在生活中還應該有別的東西比金錢更重要。所以,在堅持更高價值的前提下看輕金錢是高尚的;沒有更高的追求卻又擺出輕視金錢的姿態就不是高尚而只能是做作了,因此,倘若是無功受祿,正常人總會感覺不安。這就是為什么德勒斯以不把金錢當回事為理由而若無其事地收下別人的饋贈,會給人以不知廉恥之感。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據一種道德原則去蔑視世俗的觀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視世俗的觀念但卻失去了依據的道德原則。這就引出了一個始料不及的后果:既然無所謂高尚,也就無所謂下賤。既然沒有什么東西是了不得的,因而也就沒有什么東西是要不得的。不難想象,基于這種無可無不可的立場,一個人可以很方便地一方面對世俗觀念做出滿不在乎的姿態,另一方面又毫無顧忌地去獲取他想要獲取的任何世俗的東西。于是,對世俗的全盤否定就變成了對世俗的照單全收,而且還往往是對世俗中最壞的部分的不知羞恥的照單全收(別充假正經)。于是,憤世嫉俗就變成了玩世不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