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輸油管
阿拉斯加輸油管道以北冰洋的凍冰邊緣為起點,向南延伸穿過美國的最北又是最大的州,在離起點 800 英里以外的一個偏僻的不凍海港中止。 它跨幅巨大,而且運作極端復雜。 這個鋼質管道穿過強風不斷的草原和無邊無盡的覆蓋于凍土之上的苔原。
它盤垣于彎曲的峽谷之間,攀上陡峭的山峰,從巖石遍布的峭壁俯沖下來,穿越濃密的森林,從上或從下經過成百上千 條的河流與溪水。 管道的直徑有四英尺,每天能運送高達 200 百萬桶(合 8400 萬加侖)的原油。 枕在H 型的鐵架上,管道長長的一部分在冰凍地面的上空走著"之"字形。 其它部分消失在松軟或堅硬的地面下然后又回到地面上。 管道這種或上或下的路線決定于嚴酷的極帶和副極帶氣候、復雜的地形和構造各異的土壤、巖石、永久凍土。
一大半管道懸在地面上空,其余部分則埋入3 至 12 英尺的地下。 深淺大部分由地形狀況和土壤特征而定。 作為世上最大的管道之一,它花費了將近 80 億美元,至今仍是私有產業進行的最浩大最昂貴的建筑工程。 實際上,單個公司不可能拿出這么多的資金。 為了分擔成本,八大石油公司組成了一個大財團。 每個公司都控制著油田中一定土地上的開采權,并由股份的比例把資金投入到管道建設中。 盡管有氣候嚴寒、供應不足、設備損壞、勞工糾紛、地形復雜等巨大困難,并有一些管理上的不善甚至被盜現象,阿拉斯加管道現已峻工并正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