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BANG!?你聽說過《生活大爆炸》么?即使你不知道《星際迷航》、“薛定諤的貓”、“克林貢語”為何物,也能領略當紅美劇《生活大爆炸》的妙處,也會被劇中的四個nerd(書呆子)身上的愚蠢到家的傻事逗得樂不可支。如今已經播到第三季的《生活大爆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擁有大量粉絲,豆瓣網上的“生活大爆炸”小組成員過萬;國內的四個字幕組同時在為該劇做字幕;粉絲竭力搜索劇中人物所穿的服裝……《生活大爆炸》大有成為繼《老友記》之后最受歡迎的搞笑美劇的勢頭。
主角:四個工科天才呆子和一個鄰家女孩
某科學雜志曾經調查過普通人對科學家的印象,他們發現人們對科學家有著兩極分化的印象——或者很有錢,或者窮得丁當響;或者不修邊幅,或者有潔癖;或者整天宅在家里,或者到處旅行;或者嘮叨不休,或者沉默寡言……不過,一個普遍的印象是,他們都很古怪,腦袋不大正常,科學家無論如何不是理想的職業,更不是結婚的好對象。這些觀點都能在《生活大爆炸》四位主角的性格中一一找到對應。
上帝很公平,天才在擁有過人智商的同時,必定在另一方面有所缺失。高傲自持的姿態使得天才們無法融入正常人的圈子,甚至長時間沉浸于某一尖端領域而喪失了生活的基本能力。《生活大爆炸》的故事線索就是圍繞著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四個書呆子和一位鄰家女展開的,他們智商異于常人,滿腦子公式理論、科幻動漫、電玩游戲,唯一的室外活動就是去漫畫書店淘書。這些看似無聊的宅男話題絲毫沒有讓這部劇集變得沉悶無趣,反倒成為制造笑點的關鍵因素,也正迎合了時下風靡的宅男風潮。
四位宅男中最偏執的要數理論物理學家謝爾登,中國的“大爆炸”粉絲親切地稱呼他為“謝耳朵”。這位身高和智商都高達187的天才認定自己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意外,無法接受這個世界上還有比他更聰明的物種存在,更容不得別人指出他的錯誤。典型的強迫癥患者,凡事都要按部就班、井井有條地進行,比如星期三不穿星期四的襪子;星期四晚上不去星期五晚上該去的餐廳,否則他就會對星期五晚上該吃什么感到迷茫。這種固執的性格,造就了他超低的情商,有時率真到令人哭笑不得,有時固執到令人無可奈何。謝爾登自然也成為整部劇集中最為笑話百出的看點。
《生活大爆炸》中的另一個怪胎則是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的猶太小伙子霍華德。他整日穿著色彩夸張的緊身鉛筆褲,但相貌卻極其猥瑣,對年輕貌美的女性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懂得中文在內的六種語言,自命不凡卻又時常受到打擊。作為次要角色的霍華德總是能在恰當的時刻填補笑料。他對女人如此著迷,以至于會用德雷克公式(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條用來推測“可能與我們接觸的銀河系內外星球高智文明的數量”的公式)計算自己與一個女人性交的概率。除了吃花生會過敏,導致臉腫成豬頭之外,霍華德還有著嚴重的戀母情結,至今還和母親住在一起。這位從未出現身影的母親永遠都是用高分貝的沙啞嗓門和兒子隔墻對話,且語氣荒誕粗魯,令人印象深刻。
近年來亞洲人物角色頻頻出現在美劇中,《生活大爆炸》中的印度小伙拉吉便是其中一例。這位性格靦腆的科技宅男一口濃厚的印度腔英文發音,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兒子,定期要和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父母進行視屏對話。可能是因為長期處在父母的嚴密監管之下缺乏與外界交往的經驗,拉吉患有嚴重的社交功能障礙,特別是有女性在場的時候,他幾乎無法開口說話,唯一治療的方法便是一瓶啤酒下肚,立刻就能面不改色、口若懸河地和女性交談。但遺憾的是,他從未成功得手過。
《生活大爆炸》中,并非所有的人物都如此古怪得令人難以接受,老好人倫納德除了患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癥之外,一切都看似正常,他和隔壁美女服務生彭妮的情感糾葛也成為貫穿整部劇的線索。作為四個男生中EQ最高的一位,倫納德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制止“謝耳朵”的出格行為,每當大家遇到矛盾和困難的時候,最終也得靠他還算冷靜理性的頭腦化解難題。也正是因為他的EQ正常,很多時候不如謝爾登搶眼。與別的幾位nerd相比,他的善良樸實為他賺了不少形象分。
看點:聰明是新的性感
《生活大爆炸》的海報上寫著這樣一句話:“Smart is new sex”(聰明是新的性感)。這句話該從何理解?想想《豪斯醫生》中艱澀的生物醫學名詞,《數字追兇》、《犯罪現場中》的高科技偵查手段,抑或是《危機邊緣》中尖端的邊緣科學技術,近年來流行的美劇越發有一種崇尚科技的風潮,科學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新的時尚。以往那種只靠帥哥美女談情說愛的肥皂劇早就難以滿足觀眾的觀賞口味,他們追尋的是各種新奇事物的刺激。在《老友記》獨領風騷的十年之后,《生活大爆炸》接過室內情景喜劇的大旗,只是當年的帥哥美女換成呆頭呆腦的科技宅男,卻一樣吸引了年輕一代觀眾的追捧。
這部涉及眾多物理學知識的劇集少不了專業的學者作為顧問,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天體物理學教授大衛·薩爾茲伯格擔當了這一重要職位,他不僅負責檢查劇本,還經常帶自己的學生去錄制現場觀摩。據說,劇中人物公寓里白板上的數學公式,都是這位教授正在研究的問題。那些艱深的物理學名詞,絕非日常影視劇中可以聽到的陳詞濫調,加入了很多最新的科學理論成果。比如倫納德老媽到訪的那集,薩爾茲伯格教授剛好看到幾個意大利科學家發現宇宙暗物質粒子的湮滅證據,就立刻用到了劇中。片中幾位nerd任職的加州理工學院本身就是一個傳奇,這所久負盛名的大學創建于1891年,學校雖然不大,但卻位列全美大學第六名,在物理行星學相關領域更是全美第一。想必在這樣一所院校里,像謝爾登這樣的理工科男生不在少數。
躥紅:從網絡開始“爆炸”
和以往美劇口耳相傳的方式不同,《生活大爆炸》的突然走紅完全起源于網絡。瀏覽豆瓣網的“生活大爆炸”小組,不但小組成員破萬,成員還為各自喜愛的角色分別建立了小組。成員除了津津樂道每集中的搞笑段落,而且熱衷于討論劇中涉及的科學名詞,就連劇中人物穿著的衣服也成了粉絲四處網羅的收藏品。這正好投合了宅男宅女們的交流模式,一部以“宅”為主題的劇集,當然得用“宅”的方式來討論共鳴。
沒有情節曲折的故事,也沒有險象環生的場景,只有讓人在忘乎所以的爆笑中感同身受,也讓全球網絡上的極客(Geek)和宅男宅女們發現,隱藏在生活角落里的自己突然成為主角。工科男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怪咖形象,他們可以是可愛的,也可以是令人討厭的,他們甚至代表著這個時代的精神:極客才有時尚人生。當四個nerd通過電腦發送信號到衛星,然后讓信號經過長途跋涉后傳送回來以控制電燈的開關時,彭妮問他們:本來就有開關,你們為什么還要這么干?四人異口同聲:“Because we can。”
是的,因為他們可以,所以“Smart is sex”(性感就是聰明)。
人物簡介
謝爾登·庫珀
謝爾登·庫珀
Sheldon Cooper
IQ為187,來自東得克薩斯,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物理學博士,有一個碩士學位,兩個博士學位,11歲上大學,15歲去德國海德堡學院做客座教授。具有Asperger綜合征的表現:社交有障礙,有狹窄、刻板的興趣行為,無語言發育障礙,且認知能力正常。喜歡在一件長袖T恤外面套一件短袖T恤,T恤上的圖案通常是科幻電影的場景或是漫畫中的超級英雄等卡通形象。生病的時候,身邊的人必須唱《Soft Kitty》。中國的粉絲認為其長相酷似吳彥祖。
倫納德·霍夫斯塔特
倫納德·霍夫斯塔特
Leonard Hofstadter
IQ為173(他和謝爾登的IQ總和為360)。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物理學博士,還在麻省理工學院修過戲劇,在24歲的時候取得了博士學位,擅長填字游戲。父母均為科學家。暗戀芳鄰彭妮,并最終在第三季中得手。
霍華德·霍洛維茲
霍華德·霍洛維茲
Howard Wolowitz
猶太人,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的教員,設計了一顆給木衛星拍攝高分辨率照片的衛星,還曾為國際空間站設計過排水裝置(馬桶),崇拜《時間簡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懂得六國語言(英語、法語、中文、俄語、阿拉伯語、波斯語),有超強的語言模仿能力(尤其擅長模仿拉吉和他媽媽)。雖然他是四個人中唯一沒有博士學位的,但他樂于強調他的工程學碩士學位是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的。
拉吉·庫特拉帕里
Rajesh Koothrappali
印度人,崇拜史蒂芬·霍金,看到女人會喪失說話能力(喝酒、服特效藥后除外),厭惡印度食物,喜歡美式食品。他對種族主義很敏感,對自己的異域情調十分自信。他的父母經常通過攝像頭出現,但迄今沒有給出姓名。他的父親是一名婦科醫生,開賓利汽車,家中有若干傭人。不過,他喜歡口口聲聲稱自己生于印度的貧寒之家。
彭妮
Penny
劇中唯一的固定女性角色。她成長在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農場,對書呆子鄰居們感興趣的事物通常毫無感覺。原本懷揣著明星夢來到加州,最終成為了餐廳服務員,經常頻繁更換男友。
關鍵詞
>>宅人
根據日語御宅族(Otaku)而來,是一個近年出現的次文化族群。指的是對動畫、漫畫、游戲等非常熱愛,一天到晚待在家里進行相關活動的人,后被衍生為足不出戶的網絡一族。
>>Nerd
可以理解成美國的宅男,雖然他們也是宅在家中,對動畫、漫畫、游戲很熱愛,但他們尤其對深奧的知識理論感興趣。
>>Geek
和工作中必須使用電腦的人們不同,Geek需要把他們的休閑時間也在電腦中度過。他們每天上網追求自己的地下文化,尋找新奇的東西,比如各種軟件、書籍、MP3、電影之類,他們在各BBS里發帖,有些高級Geek則以編寫共享軟件為樂事。(東方早報 徐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