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高級口譯備考圣經(7):中高級口譯翻譯對比分析(二)

三、 考試主題的比較
考試時間 |
英譯漢主題 |
漢譯英主題 |
2000.3 |
美國獨立戰爭誓師演講(軍事) |
臺灣回歸(外交) |
2000.9 |
全球化經濟(經濟) |
知識、技術創新(社會性) |
2001.3 |
蓋茨和新經濟(經濟) |
科學和藝術的關系(藝術) |
2001.9 |
美國人權委員會落選(外交) |
中國入世好處(經濟) |
2002.3 |
兒童與成人世界劃分(社會性) |
中美經貿合作(經濟) |
2002.9 |
克隆爭論(科技) |
亞洲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社會性) |
2003.3 |
日韓世界杯(體育) |
銀行汽貸(經濟) |
2003.9 |
政府經濟管理(經濟) |
教育改革(教育) |
2004.3 |
抵制垃圾郵件(科技) |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文化) |
2004.9 |
法國外交政策(外交) |
老舍自傳(文化) |
2005.3 |
海地獨立紀念(政治) |
錢鐘書傳記(文化) |
2005.9 |
克林頓自傳(政治) |
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文化) |
考試時間 |
英譯漢主題 |
漢譯英主題 |
1997.3 |
中美加強合作應對全球化(外交) |
母女情深(無) |
1997.9 |
海豚(科技) |
華東出口商品交易會(經濟) |
1998.3 |
企業招聘(管理) |
某大學招生簡介(教育) |
1998.9 |
BBC結合高科技(科技) |
深圳機場(綜合性) |
1999.3 |
日本廣島原子彈事件46周年 |
澳門回歸(外交) |
1999.9 |
海倫•凱勒的奇跡(文化) |
浦東國際機場(綜合性) |
2000.3 |
企業溝通(管理) |
中華民族期待自由與和平(政治) |
2000.9 |
兒童學習語言(教育) |
臺灣問題(外交) |
2001.3 |
Motorola在日本的經驗教訓(科技) |
青少年課外書籍閱讀(文化) |
2001.9 |
世界各地區發展報告(經濟) |
APEC會議(經濟) |
2002.3 |
基金會(經濟) |
家長會的必要性(社會性) |
2002.9 |
身份證與安全(政治) |
上海的美好前景(社會性) |
2003.3 |
通貨緊縮(經濟) |
中國西部大開發(經濟) |
2003.9 |
知識分子與項目資金(社會性) |
深化西部大開發(經濟) |
2004.3 |
美國大學生貸款(經濟) |
胡錦濤訪美講話(經濟) |
2004.9 |
美國人口問題(政治) |
某建筑公司簡介(管理) |
2005.3 |
美國殖民獲利(政治) |
香港的藝術文化(文化) |
2005.9 |
美國勞動力市場(經濟) |
中歐文化交流(文化) |
這張表中列舉了中級考試所有和高級考試(2000/3-2005/9)翻譯部分的主題和場景歸類。通過這張表格數據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幾個特點:
1、英譯中考的肯定不可能是在中國發生的任何事,80%的主題和"美國"或是"全球化"有關,這點在中級考試近幾年中表現無遺,而高級考試近幾年有弱化美國的趨勢,出現了一些其他國家紀念性或文娛性的主題,這是值得考生關注的。而中譯英部分中級和高級有比較大的差異:中級還是以時事為主,一些比較典型性的事情基本都有可能在中譯英中出現,當然也要注意一些應用性很強的說明文,這也是今后翻譯主題的趨勢(比如在2004年9月中級考試的中譯英讓人大跌眼鏡,幾乎沒有考生專門準備過相關的主題。)。因為將來一味考時事,容易走向出題的死胡同,所以今后考生的準備將更加全面。
2、"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性、管理、科技、教育、軍事、綜合性"是整個中高級考試翻譯部分的十大主題。從整個考試頻率上講,"經濟"、"文化"、"社會性"是所有主題中最重要的三大主題。從高級口譯的趨勢看,其主題數量不如中級豐富,英譯中還是那些以"政治"、"經濟"為主的傳統話題,中譯英部分已經連續四次都考到了文化板塊,足以見得文化在近幾年的重要性。而對于中級考試來說,主題的持續性不如高級考試,也就是不會出現較長時間同一主題的題目。所有中級考生還應及時"調轉槍頭",不要輕易根據近期的考試就妄加判斷考試的主題。
3、近幾年考生應特別關注"文化"和"社會性"的話題,這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主題。考生對此的積累往往也不夠。因此對一些中外文化習俗的變遷和發展,考生應當做到心中有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