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讓華爾街人舉步維艱,他們的健身計劃會因此受到波及嗎?
最近,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造成了金融業的動蕩,針對這一情況,金融區內的專業健身機構增設了瑜伽、冥想等身心養生課。一些健身中心還為會員提供短期、實惠的訓練課程,有的俱樂部甚至暗中給予失業會員會費折扣。
工作都沒了還談什么保持身材?想象一下這樣的標題——《全球市場瀕臨崩潰:肌肉依然堅挺》——實在讓人有些啼笑皆非。但是,商務人士們想知道,嚴峻的經濟環境會否影響身體健康,鍛煉是否有助于他們捱過苦日子。
有些人為了獲得訓練名額費盡心思,完全不在意課程內容,但是另一些人,例如華盛頓歐本海默公司(Oppenheimer & Company)投資總監——艾米·斯德文特卻發現,原本為了緩解壓力進行的鍛煉最后卻讓人更加消沉。對于市場,“業內人士正在努力控制恐慌情緒,不過,我知道很多人正飽受煎熬。”她說,“消除恐懼的唯一方法就是尋找一些發泄的途徑。”
斯德文特太太有4個孩子,她正在為自己的第4次馬拉松比賽進行賽前訓練。經濟不景氣,花在顧客身上的時間必然會增加,因此,為了不錯過每天早上5點的訓練和周末的20英里長跑,她寧愿犧牲睡眠時間。
她的訓練搭檔——一位投資經理表示自己沒有斯德文特太太勤奮,已經“極少”出席訓練了。她說,從業多年也算歷經風雨,“但是這一次的金融危機讓人感到特別無助。”
她在給筆者的郵件中寫道,“清晨5點起床跑步?還是算了吧。現在還有誰能睡得著?”
施瑞·戴維是一名企業家,由于業務原因,她的鍛煉計劃也開始縮減。她的公司專門向企業銷售語音郵件系統,作為CEO,隨著銷售環境不斷惡化,她不得不在客戶身上花更多時間,與私人教練見面的時間自然相對減少。整個夏天,她將每周5節訓練課削減為3節;9月,計劃“變成了每周只有1小時”。
戴維的教練霍爾要求她重新制訂計劃,并且訓練時要關閉手機。“但是我說,‘你無法理解——我有太多事情需要關心了。’”
霍爾也做出了適當調整,開始為客戶提供30分鐘的“高強度精簡”訓練課程,他說,“因為學員的時間少了,預算也少了。”
應對壓力
根據美國運動數據公司(American Sports Data)提供的信息,全美有4200萬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其中約1/3都是健身中心會員(這組數字多年保持穩定)。為了挽留這些客戶,俱樂部可能會做一些妥協。達拉斯的Telos健身中心規定,顧客若想重新入會必須繳納一定費用。但是,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讓許多長期會員變得一貧如洗,針對這種情況,中心的銷售和市場總監克拉麗莎·杜然表示,“我會在他們的檔案中備注,重新入會時可減免其費用。”
對于Plus One室內健身中心來說,如何保留企業賬戶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它們的重要客戶包括多家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悉數其中。高級副總裁湯姆·麥拉戴表示,除了今年3月宣布倒閉的貝爾斯登外,其他賬戶仍處于運作中,近期公司的增長主要依靠將業務擴展到其他地區和行業(Google是他們的新客戶之一)。
Plus One健身中心總監格蕾斯·德西蒙說,“9·11事件讓我們積累了應對壓力的經驗。”每當災難來襲,瑜伽課程的需求就會增長,健身房也表現出特別的吸引力:“人們來到這里,與人交談——就像在酒吧。”
這里和酒吧一樣,電視總是開著的。“在銀行,我們必須打開電視,時刻關注新聞。” 麥拉戴說。但是,在Cadence 自行車和多功能運動中心,電視里播出的都是訓練視頻而不是CNBC頻道,因為“我們希望幫助客戶逃離緊張情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貝爾斯登前交易員說,貝爾斯登破產期間,失落的金融家們開始紛紛尋找心靈避風港,健身房的中午課程總是爆滿。當噩耗最終傳來,這些人失去的不僅是工作,還包括健身俱樂部提供的應有盡有的服務。她的回憶中流露出無限留戀。
“運動完總會擔心洗衣服的問題,可是健身中心考慮得很周到,他們甚至提供汗衫和短褲。”現在,她已經中止了每天早上5:30的訓練計劃。新公司不提供健身卡,由于經濟行情極不穩定,她的上班時間還有所提前。“我希望市中心能有5點開門的健身房,很可惜,這只是奢望。”
意想不到的效果
斯蒂芬尼也非常懷念原來那家氛圍輕松、面積寬暢的健身中心。自6月離開原來的律師事務所,來到一家非營利公司工作后,她已經很久沒享受過健身帶來的快感了。盡管公寓附設了健身房,但是“只有三臺跑步機,房間很快變得人滿為患。”她說。
“原先我得鍛煉1個小時,現在能有20分鐘都算走運了。”斯蒂芬尼說,“褲子已經瘦了。看來,我得找新的鍛煉方式了,因為我可沒錢置辦一柜子合身的新衣服。”
職業顧問們也建議:失業后,健身變得更加重要,不僅有利于健康,而且能促進與外界的聯絡,保持積極的心態。 《逆市求職》(Finding a Job in a Slow Economy)的作者讓·坎農博士說,“恐怕沒人想在求職期間增加20磅肥肉吧,這只會讓人產生自我懷疑,‘我怎么了?’”
她還說,鍛煉可以激發創造力。“為什么我們總在洗澡時靈光一現?”坎農博士說。同理,“一次輕松的散步也會大有裨益。”
珍妮·赫寧是一名金融領域的作家,由于次貸投資失敗,她的身家大幅縮水,自6月開始,她經常在找工作的間隙用散步或騎自行車的方式放松身心。有一天,由于始終沒有接到面試電話,她感到異常沮喪,于是她改變了運動方式:“我把前院后院的草坪都修剪了一番,就當作是鍛煉身體。”
事實證明,失業人士花一些時間進行健身訓練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Cadence 自行車中心的漢森說,“人們可以利用停工期設定并追求一個從未嘗試過的新目標,例如三項全能。”
坎農博士回憶說,去年春天有一位女士為了消除失業的困擾,加入了幾項訓練計劃,好讓自己每天有早起的動力和生活的目標。后來,她的訓練安排越來越頻密。
猜猜結果如何?她足足減了4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