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復習和重點復習相結合,既要全面系統地復習所學知識,又要突出重點與難點。
(1)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與其所在主句的時態的不同:
We will have to stay at home if it rains tomorrow.(主句用一般將來時態;條件狀語從句用一般現在時態表達將來的情況、動作)
(2)由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和由if引導的賓語從句的時態的不同:I wonder if it will rain tomorrow.(與前一個例句作比較,賓語從句中可以用一般將來時態)(3)形容詞、副詞的用法中,enough的使用規則:They have enough food.(enough作形容詞,用于所修飾的名詞之前)The boy is not old enough to drive.Tom ran fast enough to win the first prize.(enough作副詞,用于所修飾的形容詞或副詞之后)
2、根據各題型的特點,在復習、解題過程中有所側重。
(1)閱讀理解部分其材料基本上可分為說明文和帶有記敘性的敘述文(包括記敘人或事)。凡屬說明文的閱讀材料,我們應該抓住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作出分析、判斷或選擇。凡屬記敘性的閱讀材料,應力求弄清材料中所提到的人或物、時間、地點、事件和原因等要點。對試題中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歸納、分析。
(2)寫作部分仔細閱讀題目、圖片或情景,正確決定段落或對話的中心;抓住中心選擇恰當的關鍵詞語和句型,注意英語的習慣表達;組成段落或對話時,注意切合題意、意思連貫、無重大語法錯誤等幾個要點(時態、句式、用詞)。看圖寫話,要抓住圖畫的中心,然后緊扣這一中心來寫。
(3)補全對話部分考查學生能否根據不同的情景,對各種不同的問題,作出相應的回答的能力。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語感,平時要多朗讀課文,背誦一些重要句型和對話,熟記日常生活用語及特定情景下的固定用語。可以重點掌握打電話、購物、問路、借東西、談論天氣、就餐及看病等七種情景對話。
(4)完形填空部分要求學生能閱讀并正確理解短文內容,能正確運用所學過的詞匯、詞法、句法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識,正確理解閱讀材料,并能結合自己所掌握的有關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幫助判斷,在短文的空格內填入所缺的單詞,使短文內容正確和通順。
(5)詞匯的記憶應根據已學單詞的構詞法判斷合成詞(football,classroom)和派生詞(teach-teacher;quick-quickly)的詞類和詞義。培養按字母、字母組合發音規律和讀音規則或音標獨立拼讀基本符合規則的單詞的記憶能力。
3、從知識載體方面來講,復習的依據應包括以下四種材料:
(1)詞匯手冊(用于記憶本學期新學的單詞、詞組,有效應擴大詞匯量。)
(2)課堂筆記(用于記憶和梳理本學期所學的語法知識,并了解老師當初在課堂上進行重點分析、講解和強調的內容。)
(3)以往做過的習題集(翻看以前做過的習題、試卷,特別注意那些曾經做錯過的練習,分析原因,理清思路。這樣做,既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又能取得比臨考前還沉溺于“題海”戰術的更大學習收獲,往往獲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
(4)合適的聽力訓練材料(試題中的聽力部分要求,以及缺乏英語視聽大環境的背景都使得我們必須堅持長期不懈的聽力訓練。聽力訓練材料可以選用一些中考模擬訓練題,也可以就是本學年所使用的配套課文磁帶。只是在復習階段使用配套課文磁帶時,最好不要同時翻看課本,而應該是在以聽懂而不是看懂為宗旨的基礎上,通過聽來盡量回憶課文的內容,從而達到既訓練了聽力,又復習了課文的雙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