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縣一中2014屆高三政治上學期第四次模擬考試試題新人教版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假定A國2012年的待售商品數量為5萬億件,平均每件商品的價格為8元,貨幣流通速度為5次。由于生產的發展,
2013年A國的貨幣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實際發行量了15萬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2013年A國紙幣();物價( );原來標價30元的M商品,現在的價格是( )
A 貶值20% 上漲25% 37.5元 B.貶值25% 下跌25% 20元
C.升值80% 上漲25% 37.5元 D.貶值25% 上漲20% 36元
2. 某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2013年提高了3倍,假設其他條件不變,那么這一變化可能導致下列結果①該商品的互補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該商品由生活必需品變為高檔耐用品 ③該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該商品由高檔耐用品變為生活必需品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2013年7月25日,央企和地方國資委負責人研討班上透露出的經濟信息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
6315.2億元,同比增長18.2%,利潤數據已經遠遠跑贏了今年上半年的GDP數據。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有利于
①.鞏固國有經濟的主體地位 ②.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
③.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④.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下列舉措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是① 調節壟斷行業過高收入 ② 初次分配重視公平,再分配重視效率③ 縮小區域間的收入差距 ④ 提高最低工資,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擠進效應”是由加拿大經濟學家邁克爾.帕金在其所著的《經濟學》一書中提出的。所謂“擠進效應”是指政府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時,能引導民間消費和投資的增加,從而帶動產出總量或就業總量的增加。下列能夠產生“擠進效應”的舉措有①.國家增發國債,加大財政補貼 ②.降低稅率,提高征稅起征點③.國家增發紙幣,加快貨幣流通 ④.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儲蓄率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