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存在古代河流的新證據
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證據,證明火星上存在古老河流 。
這一發現支持現有證據,證明如今干燥且寒冷的火星曾是富水行星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發現表明,河流可能在火星表面流淌了數十萬年 。
證據來自火星表面的最新衛星圖像 。這些圖像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簡稱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搭載的攝像頭拍攝 。這個攝像頭能在距離火星約400公里的軌道上拍下詳細的火星表面圖像 。
一個科學家小組研究了這些圖像,圖像顯示了火星海拉斯撞擊坑內的巖石區域 。當太空物體撞上行星或月球時,就會形成撞擊坑 。海拉斯撞擊坑位于火星南半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撞擊坑之一 。
該小組由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地質學家弗朗西斯科·薩萊斯領導 。研究結果于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
薩萊斯表示,科學家研究了200米高的巖石懸崖上的沉積巖 。沉積巖指沉積物經水或風的搬運通過沉淀形成的固體巖石 。
薩萊斯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是37億年前的巖石,由可能在火星歷史上活躍了10萬多年的河流形成 。”
他補充表示,“這不像看報紙,但極高清圖像使我們得以‘看到’巖石,就好像我們站在距離懸崖非常近的地方 。”
薩萊斯表示,即使不具備近距離觀察火星懸崖區域的能力,但這些圖像表明,火星上的沉積巖與地球上發現的沉積巖極為相似 。
研究人員創建了該地區的三維圖像(3D),以便對其有更詳細的了解 。這些圖像表明,火星上一些古代河流有數米深 。
威廉·麥克馬洪是該調查小組中的另一名地質學家 。他說,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在研究地球上的沉積巖,以了解數百萬甚至是數十億年前地球的狀況 。
麥克馬洪在聲明中表示,“現在我們擁有了將這種方法擴大到另一個類地行星——火星——的技術,火星上保存著一份古老的沉積巖記錄,其時間甚至比我們地球的記錄還要久遠 。”
研究小組的另一名領導者是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員喬爾·戴維斯 。他表示,科學家以前從未能如此詳細地研究這種巖層 。
戴維斯表示,這一發現“是在探索火星古代生命進程中遇到的又一個謎團” 。他還表示,這也為古代火星上存在多少水提供了新證據 。
戴維斯說:“形成這些巖石的河流不只是一次性事件,它們可能活躍了幾萬到幾十萬年 。”
薩萊斯補充說,研究結果表明,火星擁有能長期維持大型河流流動的環境 。
薩萊斯說:“證明存在長期水景的這種證據,對我們在火星上尋找古代生命至關重要 。”
布萊恩·林恩報道 。
譯文為可可英語翻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